华东师范大学张春柏教授来我院做学术讲座

时间 : 2019年12月09日 14:05    

2019年12月5日下午,应外国语学院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张春柏教授在外语楼310作了一场题为《外语学习的“道”与“器”》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唐艳芳院长主持,部分教师和百余名英语专业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张春柏教授首先阐释了何为“道”(即规律、理念),并运用对比的方法从哲学、文化与思维三个层面展开了讨论。在哲学层面,中国哲学讲究天人合一、物我交融;西方哲学则建立在逻辑基础之上,决定了其理性定位。在文化层面,东方文化有两大基石,一为道德,二为艺术。西方文化则有三大支柱:科学、法律和宗教。在思维层面,东方文化体系里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而西方是分析的。张教授以医学和艺术为例阐明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的巨大差异,即艺术与科学的差异。

接着,张教授详解了何为“器”(即技、技艺、具体的方法),从语音、词汇、句子、语篇四个层次对汉英翻译进行了对比分析。在语音层面,以诗歌翻译为例对汉语和英语的语音特征作了对照;在词汇层面,以代词、词汇节奏以及词的形态为例,指出中英文代词并非完全对等,需要根据语境进行处理,英语词汇多为单音节和多音节词,而现代汉语多为双音节和四字结构,节奏并不一样,对翻译实践(尤其是文学翻译)会造成不小的影响,词的形态方面,英文更加注重词汇的形态变化,翻译过程中需要引起重视;在句子层面,汉英之间的对比即是意合与形合的对比,而意合与形合的表现之一就是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在语篇层面,汉英之间的对比就如经络学与解剖学的对比,主要关注的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问题。

张教授针对外语学习的“道”和“器”,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对比,旁征博引,翔实具体,其中的大量译例均源于他多年来在外语教学和翻译实践(包括影视翻译)中积累的实例,大部分是他自己的译文,也有一些是针对他人译文的批评,为听众展示了一位资深翻译家深厚实践功力和鞭辟入里的理论深度。最后,在讲座互动环节,张教授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在场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认为此次讲座不仅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新思路,更为外语学习提供了宝贵经验。

供稿 高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