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吴其尧教授为我院师生做线上讲座

时间 : 2022年08月29日 10:14    

2022年8月27日晚7点30分,上海外国语大学吴其尧教授为我院师生举办了一场题为《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的线上讲座。吴教授从大学教育需要有开明的文化修养、开阔的视野、历史的视角和哲学的氛围谈起,论述了“什么是经典”、“为什么要读经典”,以及“如何读经典”三个方面的问题。吴教授认为,经典必须具备如下四个特点:1,应该具有内涵的丰富性,是对人的处境有真切的关心,是对人的命运有深刻的体察,是对人的内心经验有感同身受的体谅和同情;2,应该具有实质的创造性;3,应该具有时空的跨越性;4,应该具有无限可读性。讲座中吴教授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信手拈来,用大量生动、富有启发意义的经典文本带领师生们走进一场学术盛宴。讲座中吴教授和师生们即时互动,并解答了师生们的问题。

吴教授讲座中引用了D·H·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Lady Chatterley’s Lover)中的一段话:Ours is essentially a tragic age, so we refuse to take it tragically. The cataclysm has happened, we are among the ruins, we start to build up new little habitats, to have new little hopes. It is rather hard work: there is now no smooth road into the future; but we go round, or scramble over the obstacles. We’ve got to live, no matter how many skies have fallen.(我们这个时代说到底是一个充满悲剧的时代,所以我们才不愿意悲剧性地对待它。大灾大难已经发生,我们身处废墟之中。我们开始建造新的小小生息之地,培育新的小小希望。这是相当艰难的:没有一条通向未来的现成坦途,但我们绕道而行,或爬过障碍。我们总得活下去,不管天塌下了多少。——中文为吴教授译),引发了师生们广泛共鸣。

吴其尧教授1968年出生,浙江省东阳市人,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的研究、翻译和教学。先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华盛顿大学等学习。专著:《庞德与中国文化》、《唯美主义大师王尔德》;译著:《曾经沧海》(约翰•巴思)、《垂死的肉身》(菲利浦•罗斯)、《魔种》(V.S.奈保尔)、《半生》(V.S.奈保尔)、《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朱诺•迪亚斯)、《看这些小丑!》(纳博科夫)、《婚变》(尤金尼德斯)、《纯真年代》(伊迪斯•华顿)和《西顿动物故事》等;论文四十余篇。国家级精品课程《高级英语》、上海市精品课程《美国文学史》主讲教师。参与学校“英美文学入门”慕课建设,担任团队负责人,该课程于2021年入选上海市优质本科一流课程。

该讲座是我院学科竞赛校外专家系列讲座之一,我院“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大赛系列赛(演讲、写作、阅读)的部分省赛备赛选手和指导老师参加了学习。讲座由此项赛事竞赛负责人刁俊春博士主持,讲座结束后英语专业负责人陶丹玉教授进行了总结和点评,并鼓励参加讲座的备赛选手们勤学苦读,进一步夯实英语基础